我最开始创业是开工厂,但由于技术含量低,没有竞争力,开了几年就不做了。在家待业的一年时间里,我也在反复思考今后的职业方向。这期间,一次打零工的经历无意中引领我走上了现在职业的道路。当时,成都一家电子工业部的红光电子管厂(773厂)引进了日本电视显像管生产线,有大量的资料需要翻译。给这个厂做翻译的时候,觉得翻译这一块市场潜力挺大的,于是我从1998年开始决定自己开翻译公司。现在回想起公司开办后的第一单生意,仍然是记忆犹新。当时,成都引进世界五百强之一的日本神户制钢,找我过去翻译资料。起初,他们不知我有强大的工科背景及日本深造经历,对我的能力心存疑虑,后来看到我是既有机械加工功底又懂日语,当即拍板让我来接这个单子。从神户制钢的材料到出版社约稿,一系列的笔译工作我都亲自动手,一本本厚厚的翻译资料是对我们公司工作最大的肯定。
那时,成都翻译公司只有我们一家。当时公司定位主要以笔译为主,即翻译资料和书籍。之后随着对外交往的不断扩大,同类翻译公司逐渐增多,竞争日益激烈。面临新形势,我们决定放弃单纯翻译文字的低端市场,积极求变,探寻高级细分市场。成都现在号称会展之都,极力打造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获得会议方面很多奖项,政府专门配有成都市博览局,全球很多著名的国际会议都被邀请到此举办。一个国际会议可以带动很多产业发展起来。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就做同声传译,现在在成都或者在四川我们做得是最好的。每年都召开西部国际博览会,2008那次,温总理来参加,国家总理这一级的同声传译都是我在负责,我记得王岐山、王兆国、李克强都来了。这么重要的外事活动大会,我们不光翻译,还提供同声传译的设备,这个收效高得多。2013年的时候全球财富论坛又在成都召开,类似这些大会的翻译供应商都是我们公司。
名气打响后,在成都翻译、外事这个圈子,“通译”两个字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另外政府对我的工作也十分信任,有这样的单子就直接给我做。因为类似有国家领导人的会议,不光要求翻译水平高,还要政治上可靠。现在成都会展联盟和四川省服务业促进会,我都是理事单位。最近我们成都会展联盟还计划成立一个国际会展专业委员会,准备请我来出谋划策,主要工作就是负责推进成都国际会展这一块的产业,促进、提高这方面的服务质量。
所以纵观我的职业生涯,是我个人“敢拼敢闯”的性格使然,更离不开在我司时学到的专业知识。是知识和能力的雄厚储备,才让我经历了种种“运气”,终有今天。
把蛋糕做大:拉长产业链,实现广育人
贺晓荣:我认为好的企业应当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同时也要与高校等单位合作,拓宽市场,拓展受益面。
我们举办的四川省翻译大赛今年已经是第四届,全称叫《四川省翻译大赛暨会展之都翻译人才高峰论坛》,参赛的是全省高校的外语集团。我们是他们的翻译实习基地。我们的翻译也是他们MTI(翻译硕士)的导师。另外我们也跟很多高校协作,他们现在每年要有一个几十学时的MTI课程,必须让校外导师授课,我们就安排老师去。
翻译大赛这件事情在四川还是比较轰动的,我们网站上有,我也曾接受过电视台采访。直至今年,政府看到了我们已有的成绩,承诺给我们政府资源的支持,包括经费的支持。其实这个活动是“会展之都”的软件配套,旨在烘托国际会议的一种气氛,所以政府现在就非常支持,让我们加大力度实施。2014年,成都市的市委宣传部、外宣办、四川省投资促进局等很多政府部门,还有很多知名企业都参加了论坛,有些企业可以现场来选人,这件事情我们做得比较好。目前大赛面向的群体都是在校大学生,下一步我们想把在职的年轻人和中学生都纳入进来。
政府让我们以后把这个范围再扩大,把深度再做广一些,做成一个四川省比较大的品牌,范围可以辐射到西南、西北。目前的定位是公益,将来还要利用积累的资源自我造血,比如国际会议肯定来很多重要嘉宾,找一些赞助商支持一下我们的活动经费,还是很有意义的。所以现在做的事情都是比较高大上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