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摄影艺术,他在近十年中出版了三部摄影评论文,集近八十万字。1995年出版《摄影浅谈》,谈自己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并以自己对摄影实践感受,从中悟道:摄影艺术实在是一门易学难精的行道。因此,他从摄影艺术层面分析用光、构图、瞬间选择、美学追求等诸多方面,诠释了摄影并非简单的按快门,摄影背后摄影者的眼睛是最为重要的。他的体会摄影是观察的艺术。是:观察判断的拍摄点,它决定作品的价值;选择瞬间决定摄影的永恒。
他给我讲了自己蕴育一张照片的全过程,参加一个大型企业开张仪式,请来了一个女明星剪彩,一剪刀下去,给了她一百万出场费。台下的两个女清洁工说看人家这样简单就挣了一百万,咱们几辈子也挣不到。这件事对他触动很大。一天和同行走在大街上,看到一张巨大的明星广告布被用来遮盖破烂污迹斑斑,上面扔了几个饮料瓶,一个捡破烂者身背大包正在捡拾瓶子的一瞬间,被他抓拍下来,成为永恒。他说,没有剪彩的感触就不会有这张照片。当他将这个故事传达给学生时,学生们个个都心领神会:“心中有什么,才会看到什么”的命题。
2004年他又出版了专著《影海泛舟》,,分理论篇、美学篇、评论篇、游记篇,80篇文章,25万字。他点评作品深层意蕴,道出对摄影艺术的审美追求和实践,以开心写意的笔调,勾画出山河秀色和民情万象,给人以绝美的艺术享受。
2013年他又出版了大型专著《艺海拾贝》,全书38万字,装帧精美,极具艺术性,内容深刻、独到、创新。在摄影界引起极大的反响,奠定了他著名摄影理论家的地位。
赵兄家的藏书,除了上述三本专著外,其还有一书架的美学藏书,这是他常翻常新的宝书。一部分都与他自己有关,都包含着他的辛勤劳作。如《陕北寻源—刘文西在1990》,这本画册赵兄为主编,并写了长篇文章:“坚持‘二为’方向不动摇——与‘黄土画派领军人刘文西教授回眸践行‘讲话’精神一席谈”;另一本大型画册《陕北长城》,摄影爱好者李生程从1992年开始独自一人考察了陕北长城,作者请他当主编,他为了将这本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画册编好,读史料、考变迁,并与作者亲临深入了解榆林36堡悲壮、苍茫、悠远的古风,使画册图文并茂。
说起长城,我俩又进一步交流,我说去年我们集团一位书画爱好者参加北京长城书画展,邀我为他写首诗,赵先非常感兴趣,立刻把这首诗抄了下来。长城:雄居万里御敌寇,难挡近代战火稠。颓垣断壁千滴泪,丧权辱国万般羞。一八四零抵外患,毛公天门一声吼,长城又闻中国梦,中华强大战自休。他说,这首诗很好,陕北有长城博物馆,书写后交博物馆保留并展出。他还为李向前编纂的画册《毛泽东在延安》作序;为《陕西画报社》社长张毓秀的《岁月影痕》等十余部画册担任主编。
这些年来,他还为一些报刊撰稿。如:2015年航空杂志《东方商旅》月刊,这份杂志被贾平凹喻为“最高的刊物”;全年12份刊物其中就有8期图文并茂的作品入选,非常具有可读性。其中有“拜读吴哥窟”、“俄罗斯感怀”、“醉美澳洲游”、“长城守望者”、“精美的石头会唱歌”等。由于读者喜欢阅读,刊物编辑常年约稿,每稿必登。
他还经常为一些书刊题词,力争量体裁衣,做到相映成趣。如王娟的“春天的歌”一书题辞:“观书到老淘精萃,提笔得句如涓流”;为《佳县木头峪》题辞“黄河民俗第一村,秦晋船说木头峪”还有他主编的《陕西摄影史》、《辉煌70年》、《艺术摄影》、《大河上下》等书籍画册十余部。
这里就是个艺术殿堂,它炫丽多彩、神态各异,从多方面展示赵兄在艺术领域的成果和风采。
外朴质内高华
和赵硅兄相处,多数人都感到他不善言辞、淳朴厚重、不是张扬、兢兢业业、谦恭博学,是一位平易近人的学者。我非常赞同对赵兄的这句评价:“质朴其外、高华其内,话语中透着幽默,文章中蕴含哲理。”
他跟我讲,在农村贫穷人家,富贵是老一辈人祈盼的,因此老人给他起名赵贵。后来他长大了,又有了些文化,开始不满足自己这个名字中的贵了,但是又怕惹老人不高兴,就起了一个谐音字硅,长辈还以为是原来的贵字呢!他说,自己不想做大富大贵之人,只想做一个普普通通的人,这个硅字,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沙粒。在和他的交谈中,他给我一句话:“不解养生偏得寿,颇思离世乃成名。”仔细的想想,贵改成硅,也是这个理。其实这个硅,不仅是普通的沙粒,它其中的单晶硅是重要的高技术材料。我在有色金属行业工作过,在这个领域里,陕西华阴县就有一个保密的,厂,名叫741厂,就是以生产单晶硅为主的工厂。美国重要的高科技基地在旧金山叫“硅谷”。赵兄原本想作一颗沙粒,现在却成了摄影理论界知名人士,变成了沙粒中的硅,真乃应了上面的话不求而得、乃大智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