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神舟”四号飞船发射前夕,地处戈壁深处的载人航天发射场遭遇30多年不遇的严寒。孙耀东和同事们冒着刺骨的寒风,在发射场加班加点工作着。此时,他们发现为飞船舱提供温度保障的空调设备因为气温过低已经无法正常工作。按照经验,当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加入火箭的燃料就会结冰,而火箭的发动机也会因温度过低无法正常工作。面对突如其来的问题,孙耀东和战友们找来上百台电暖气、电热风机,向飞船的密闭环境内部不断送热风。可是外部环境温度太低,飞船封闭间太长且密封性能又不太好,热风很快就冷却了。此时,发射场气温已经降至零下20多度,他们顾不上自己,找来100多条棉被,给火箭和飞船穿上了厚厚的“棉衣”。当专家们看到为了给飞船发射提供温度保障而被冻得“雪人”一般的孙耀东和他的战友们时,不禁竖起大拇指:“你们真是不简单!”
2008年,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转运到发射塔架上准备测试发射时,本来年降雨量仅为40多毫米的发射场又偏偏遇上了持续数天的降雨,这下可急坏了来自各方的专家。如果飞船暴露在外面的插头淋上雨水,测试过程中就会发生短路,这样轻则烧毁插头,重则会报废仪器。孙耀东带领战友们顶着大风,每个人抓住塑料布的一角,给发射塔撑起了一把“雨伞”。这样,虽然外面大雨如注,但是“伞”下的飞船却安然无恙。连续数天,孙耀东带领同事们在10多层的发射塔架上巡视检查,只要下雨,就会为飞船撑起一把“保护伞”。当“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一瞬间,孙耀东和他的战友们紧紧地拥抱在一起,热泪夺眶而出,连续数天的辛苦劳累顿时烟消云散。
就这样,在每一次“神舟”飞船发射期间,孙耀东和他的战友们都默默守护在发射场,确保上亿千瓦时电源不间断、十几万小时温湿度工作环境合格、上万立方米的特种气体连续供应……从而确保了发射场各项工作井然有序,为发射成功奠定了基础。
无怨无悔的情怀
汗水和努力都没有白费,“神舟”飞船的成功发射,让孙耀东和他的同伴们赢得了专家和领导的好评。而孙耀东最为欣慰的却是:“儿子理解我了。”原来,由于长期的紧张工作,陪伴孩子的时间太少,“神舟”飞船的成功让孙耀东得儿子对他“舍弃小家顾大家”的情怀有了深刻的理解。
孙耀东的家就在酒泉。他妻子说,8年来,全家团聚的天数不过5个月。同事经常提醒他:“离家这么近,回家看看吧?”他却说:“个人的事再大也是小事,试验任务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2002年的春节,正值神舟三号飞船实验阶段,所有参试人员都在发射场紧张工作。当时孙耀东的妻子已怀有6个多月的身孕,忙碌的他顾不上和妻子通个电话,道一声祝福。除夕前一天,岳母突然打来的电话说:“你妻子出去好长时间了还不见回来。”这下子可急坏了孙耀东。他知道,妻子几天前曾打来电话埋怨他,说他过年都不回家。但是他没有多想,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当同事告诉他:赶快回宿舍,有人来看你来了。他向宿舍跑去,远远看见妻子挺着大肚子等他,心里别提有多难过了。
孩子牙牙学语时,由于任务紧张,孙耀东很少回家,孩子对父亲的模样很陌生。妻子担心他伤心,常让孩子对着墙上的结婚照认爸爸。一次,孙耀东回家时看见孩子对着墙上的结婚照片不住地喊“爸爸”,他满含泪水地说:“我不是一个称职的父亲,等‘神舟’飞船发射成功了,我要好好陪陪你们。”但是,每当任务圆满完成、大家分享成功的喜悦时,他又和战友们投入到发射塔设备的检查中,开始为下一个任务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孙耀东为祖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他先后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1次,2008年被评为“感动甘肃·陇人骄子”。
对于自我价值的实现,孙耀东有着自己的见解:“把我们个人的追求和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相连,当我们的努力促进了国家国防水平和科技水平的进步时,那种自豪感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文/酒泉日报·张渊)